gpieu
ofsyu

皮炎

Tong chun tang

日光性皮炎
阅读次数:    发布日期:2013-11-08 15:30


日光性皮炎(Solar Dermatitis)又称晒伤(sunburn)。是由于过度日照后而发生的皮肤炎症。以春、夏季多发,儿童和妇女中多见。其反应程度与光强度、时间、范围、环境、肤色的深浅和体质的不同而有差异。
皮炎多发生于日晒后210小时,在暴露部位的皮肤上面部、颈部皮肤因经常暴露,而耐受,所以症状常不显示。发生弥漫性鲜红色斑,有烧灼或刺痛感,严重者除红斑肿胀外,可有丘疹、水疱、糜烂、结痂、脱屑和色素沉着等。有些人可伴眼结膜充血、眼睑浮肿。若日晒面积广泛,可引起发热、头痛、失眠、乏力、恶心等全身症状。
日光性皮炎,紫外线过敏必须内治。
  【诊断】
  诊断可根据有日晒史,暴露部位皮肤红肿或出现水疱,发病与季节关系大,自觉烧灼及刺痛感。
  【病因学】
  日光大部分由可见光组成,光谱范围大约为390770nm,它除了有刺激眼视网膜能力外,还有一些生物学活性,高于770nm的是红外线,是不可见的热线,能使皮肤发红。在390nm以下的紫外线。引起本病的是290320nm中波紫外线。引起本病的是290320nm中波紫外线。皮肤反应程度因照射时间、范围、环境因素及肤色不同而有差异。热可以增加机体对紫外线的敏感性。本病的发病也与个人的易感性有关。多见于春来夏初。高原居民、雪地勘探或水面作恶者发病较多。
  【病理改变】
  表皮有个别坏死的角朊细胞至大片融合性坏死。真皮浅层血管扩张,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。
  【临床表现】
  当皮肤受到强烈日光照射数小时至十数小时后,于暴露的部位如面、颈、手背等处发生皮疹。根据皮肤反应轻重分为一度晒伤和二度晒伤。
  一度晒伤表现为局部皮肤经日晒后出现弥漫性红斑,边界清楚,2436小时高峰。
  二度晒伤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后,继而发生水疱甚至大疱,疱壁紧张,疱液为淡黄色。自觉症状有灼痛或刺痒感。水疱破裂后呈糜烂面,不久干燥结痂,遗留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。
  日晒后第二天病情到达高峰,可伴有发热、头痛、心悸、乏力、恶心、呕吐等全身症状。一周后可恢复。
  【鉴别诊断】
  本病需与接触性皮炎和烟酸缺乏症相鉴别。接触性皮炎:有接触刺激物病史,与日晒无关。可发生于任何季节,皮疹发生于接触部位,自觉痛痒。烟酸缺乏症:除日晒外,非暴露部位也有皮疹,常伴有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症状。
  【预防】
  经常参加户外锻炼,使皮肤产生黑色素,以增强皮肤对日光敏感性较强的病人,应尽量避免日光曝晒。外出时做好防护如打伞、戴草帽、手套等。还可以外用一些避光剂:如反射性遮光剂,15%氧化锌软膏;5%二氧化钛乳剂;5%对氨基苯甲酸乳剂或酊剂;10%萨罗(salo)软膏等。可于曝晒前15分钟搽在暴露部位的皮肤上。